凯时

城隍文化

弘扬城隍民俗文化 促进两岸民众交流 ——记厦门城隍庙



  海峡两岸,具有一脉相承的“五缘”关系,其中,与两岸人民生活最密不可分的要数“文缘”,包括语言、艺术、民俗、宗教等等。历史悠久的城隍文化,随着闽南人的迁徙而传播到台湾及世界各地,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共同民俗文化。作为海峡两岸民俗文化交流基地的厦门城隍庙,在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中,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,笔者一行来到厦大附近的厦门城隍庙,真实感受城隍文化的千古传奇与无穷魅力。

  城隍文化历史悠久

  早在上古时代,人们基于“万物有灵”的远古观念,认为万物皆有神灵,山有山神,水有水神,城池也有城池之神。据《周礼》记载,周代天子就要祭祀八种神,第七种为“水庸”神。另据《陔余丛考》考证:“水则隍也,庸则城也。”由此可见,早在周代,城隍信仰就开始出现了。

  在汉代,全国各地开始设立城隍庙,并将那些英勇善战的忠烈之士封为当地的城隍神,当外敌入侵时,为凝聚民族精神,完成了由“自然神”到“人神”的过渡。明代城隍信仰盛极一时,各地城隍庙十分兴盛,城隍神的功能又得到进一步的提升。到了清朝,朝廷官吏非常重视城隍崇拜。全国各省、府、州、县均建立城隍庙,不仅平民百姓祭拜,很多朝廷命官新到地方上任时,也必须亲自到城隍庙中举行祀告典礼。城隍神的社会职能也由原本保国佑民的护城神,逐渐扩大到驱灾除患、扬善惩恶、忠孝节烈、神技高超、造福民众,成为保障人们生命与财产的全能神明。如明代乡贤洪朝选、抗英民族英雄陈化成,均被尊奉城隍神。故城隍并非完全虚构神灵。

  研究城隍历史文化,可以升华传统的民族精神,提高崇敬先贤的意义;可以了解城市设置、变迁、发展的历史,有利于提高民族文化水平,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。

  厦门城隍庙的历史变迁

  厦门城隍庙历史悠久。据《厦门志》载:“厦门城,在嘉禾路,洪武二十七年江夏侯周德兴造。”既有城,就有城隍庙。专家据此推断,厦门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(1394年),至今有600多年历史。厦门博物院现存有清道光六年(1826年)的记事石碑。据《鹭江志》记载,“城隍庙与武庙相连,祀城隍之神”。《厦门志》所附“厦门岛图”也标示,在厦门城南隅有城隍庙和关帝庙。旧城隍庙坐落于今新华路邮电大楼和厦门市第一医院思明分院一带。中山路老城区也还有城隍庙巷老地名。

  城隍庙记载了城市的历史,记载了时代的建筑风格和艺术成就。旧时的厦门城隍庙是民众文化娱乐中心,庙前还专门修了个戏台,位置在今古城西路马路中央。每年三月初一城隍圣诞,官府致祭有加,民众云集庙前搭台唱戏,进庙焚香祷祀,晋献祭品,人山人海,锣鼓喧天,流光溢彩,热闹非凡。城隍的庙会和出巡,凝聚了民族精神,丰富了民众生活,活跃了城市经济,密切了两岸交流。

  后来,几经旧城改造,城隍庙被拆毁。直至改革开放后,民间信仰得到恢复,该庙才易地获得新生。1980年,现任厦门城隍庙管委会主任、福建省城隍庙联谊会副会长、福建省民俗学会理事、福建省民俗协会闽台文化咨询部副主任的吴天发先生探究城隍文化,挖掘城隍特色,发动海内外热心人士积极筹资,在南华路11号之2重建厦门城隍庙,因简就陋,几经修建,逐步扩大。庙门朝向大海,上额“厦门城隍庙”为时任国民党主席吴伯雄所题,门边有一对联:“举念奸邪任你祈求无益、心存正直见我不拜何妨”。门上绘武将秦叔宝与蔚迟恭,左右为执绋文官或太监形象。城隍庙内的一尊明代的石狮子和明代的城隍爷,距今已有625年的历史。厦门市历史学会勒碑为记:“厦门城隍庙早已秃毁,仅存碑记一方,因风雨剥蚀多有脱落,吴君天发秉承慈母美德,热心保护历史文物,捐资重刊,其精神可嘉,谨此附记。”

  两岸文化交流的平台

  随着历史的演变,城隍文化汲取了儒释道文化精髓,已经成为扬善惩恶、护国佑民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并作为海峡两岸共同的民间信仰文化,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普遍的社会影响力。台湾现有的城隍庙中,大部分是以福建的城隍庙为祖庙。厦门城隍庙的重建,为两岸民俗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,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,促进两岸和平统一具有积极意义。

  2010年,时任国民党主席的吴伯雄亲自题写了“厦门城隍庙”牌匾,并由69名信众组成的台湾城隍庙联谊会进香团一行,前来厦门城隍庙朝拜进香,这是以台湾城隍庙联谊会名义正式组团前来福建进香的首次活动。之后海峡两岸同胞宗教文化交流日益频繁,境外信众也纷纷组团前来。

  据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、厦门大学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中心主任、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、福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、福建省民俗学会名誉会长陈育伦先生介绍,近几年来,每年农历4月份,厦门信众都要护送厦门城隍神到金门参加“金门迎城隍”盛大庆典活动,两岸民众在活动交流中加深了了解,增进了友情。闽台城隍文化交流已有较长历史,首届闽台城隍文化学术研讨会早在1996年于福州举办,2001年,第三届“城隍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”在厦门召开。

  2008年,厦门城隍庙迎来了首个外国进香团——马来西亚槟城答都兰章灵海殿进香团,接受了海外人士捐献的神像。2009年,该团再次来访,除进行传统仪式的交流之外,同时还捐赠了黑白无常两尊神像。目前,厦门城隍庙已与海外十余个国家的城隍庙进行文化交流,每年迎来数十个海外进香团,并发展了晋江城隍等多个分庙。

  各地城隍信众们,在进行文化交流的同时,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慈善事业,为抗震赈灾、扶弱济贫积极捐款。城隍文化,既是一种中华民俗文化,又是一种慈善文化、艺术文化和旅游文化,在海峡两岸,唱响了中华盛世之歌。 (海余 诗雨 水静 文/图)